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学工动态

学工动态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哈尔滨华德学院原创历史“史诗”诗剧庆祝建党百年华诞

发布者:宋文琼  时间:2021-07-02 00:00:00  浏览:

近日,由哈尔滨华德学院师生共同创作、排演的原创历史“史诗”诗剧《在灿烂的阳光下》在哈尔滨市青年宫进行展演。本次展演活动由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哈尔滨华德学院共同主办,共青团哈尔滨华德学院委员会承办。团市委领导、各市属高校分管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团委书记和学生代表共同观看演出。演出以强烈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在场观众,受到青年朋友们的欢迎。

本剧共分“永夜将至、血色黎明、荒地赞歌、灿烂阳光”四幕,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点燃了热血青年的爱国热情,学生、工人纷纷涌上街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为解放全中国毅然面对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双重打压,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崇高的信仰献出生命,换来新中国的成立;再到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开辟改革开放新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圆满收官,迎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不断谱写着人类历史上的中国奇迹。向观众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苦难辉煌、新中国七十余载砥砺奋进的风雨历程、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筚路蓝缕。

据该剧导演、学校刘信义老师介绍,本剧从创作、排演到正式演出历时3个多月,由哈尔滨华德学院学生骨干担任角色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演,演出队伍均未受过专业表演训练。作品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及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舞台呈现形式,展现了中国由屈辱走向独立、从落后走向富强的光辉历程。鼓励广大同学在学习四史过程中,要懂得我们的红色政权是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来之不易的,希望广大青年学子传承和发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努力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参与诗剧创作的学生王强在剧中出演一名团长,他表示,这个角色作为从战场走向荒原的一名代表,在排练演出过程中,我深深被历史中十万转业官兵在东北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所感动,老一代北大荒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垦区的开发建设奉献青春年华,他们身上不畏艰险、解放思想、胸怀全局、不计得失”的北大荒精神值得我们青年人永远学习。

学生孙璐璐说,我在剧中扮演英雄江姐,因扮演这个角色,我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让我对革命先烈的理解更加深刻,江姐是巾帼英雄,作为一名00后的大学生能扮演她,我感到非常自豪,她的革命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们青年一代。

“第一次看完《在灿烂的阳光下》这部剧,情绪非常激动,感动的一直流泪,从首演到现在,每一场我都去看,因为里面有我的同学,她们在台上演出,我感觉非常亲切,一下感受到我们和历史中的人物很近”。大二年级学生刘思琦说。

“学校把党史学习教育、黑龙江‘四大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筑牢思政主渠道。《在灿烂的阳光下》原创历史‘史诗’诗剧是由学校创始人、校长顾德库担任总顾问,校团委组织编排,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全程参与其中。这部剧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党史,走近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这也是我们今年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以五四运动、东北抗联精神等内容为载体,开展‘情境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探索。”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邵春凤说。

这部剧在校内进行了2次公演后,受到更广泛关注。省、市退休干部应邀与学校师生一同观看了演出后表示,剧中结合地域文化特点,以东北抗联英雄故事、北大荒开垦建设、大庆石油会战和铁人王进喜事迹为元素创作成舞台作品,这种形式弘扬黑龙江“四大精神”更易于人们学习理解。

哈尔滨华德学院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学校在建党百年来临之际及“四史”学习的热潮之年,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方式,并注重发挥省级“文明校园标兵”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走入社会面向公众进行展演,以激励更多社会群众感悟百年党史,凝聚奋斗力量。

多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注重积淀大学文化,凝聚大学之魂,营造整体育人氛围,坚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把发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航天精神和以马祖光精神为主要体现的哈工大精神与办学实践相结合,立足龙江地域特点,大力弘扬龙江优秀精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内陆续建设东北烈士纪念馆分馆、雷锋纪念馆、黄炎培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校史馆等系列文化展馆服务于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地域文化辐射。以优秀的文化资源铸魂育人、持续弘扬党的精神谱系,逐步形成了“思想政治氛围浓郁、依法诚信民主办学、规格严格治学传统、校园文化体系育人”的四方面办学特点。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丰富红色育人资源和优良校风与传统,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作为全国国防特色学校、黑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和黑龙江省文明校园标兵,持续发挥文化辐射作用,为增强全民文化自信、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教育研习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