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于童
“我一看到他那带着关爱、包容的眼神,就没来由地烦躁。我知道他是真心的,但我总是充满恶意地觉得那一秒的他格外虚伪。我知道我不对,但我控制不了,我不想让他离开我,他是唯一一个理解我的人。”
这是我最近听到的一段倾诉,并非受到心理问题困扰的来访者,只是我的一个朋友,这也证明,害怕“被理解”其实普遍存在在我们身上。
我们今天来谈谈吧,害怕“被理解”,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
1.从来都没人懂过我
2.和ta熟悉了以后,感情越来越深,可讨厌ta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3.总有一些人,理解这个理解那个,其实ta什么也不懂
4.电影里的大团圆结局,都是假的,现实中都是蝇营狗苟,为什么童话故事写到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停笔了?因为再不停笔就得写婆媳战争和怎么才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
所有人都渴望被理解,可为什么有些人,总会出现被理解后反而很排斥的感觉?
客体关系理论学家Melanie Klein认为,婴儿早期,由于语言与行为能力的不足,所能够采取的唯一交流方式,是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哭闹,让母亲产生和自己一样焦虑,从而理解并解决自己的焦虑。
如果母亲能够在焦虑的情况下依然怀有耐心,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则能够通过母亲的包容与理解,放松自己的情绪,从而体验到“被理解”。
但如果母亲并不能符合婴儿的期望,婴儿投射出的情绪得不到理解与包容,便会产生“被误解感”,陷入到更深的焦虑中。
而婴儿在这一系列的行为反应后,会在潜意识中形成“寻求理解,会让我受到更深的伤害”的印象。
这类婴儿长大后,也特别能“作”。当感受到对方的善意与接近时,要么主动试图激怒对方,让ta尝到试图理解自己的恶果;要么选择被动的“冷暴力”,逃避被进一步理解的可能。久而久之,把理解或试图理解自己的人全都推走,然后陷入“为什么他们都不懂我”的困惑。
烦躁、排斥、焦虑、害怕,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对建立联结的失控感。“被理解”不可怕,真正令人害怕的是建立联结。ta们不懂得如何处理情感,所以选择与情感隔离,这样才能保证当下的“安全”。与被理解的欢愉相比,对未知和失控的恐惧更加难以忍受。所以,ta们选择不接受“被理解”,以绝后患。
伤害并非不能治愈,只是治疗的途径有些艰难。心理手术与生理手术的区别在于,患者是自己、医生也是自己,并且没有麻药。但自我救赎,正是因其艰难,显得尤其值得敬佩。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这条路稍微好走那么一点呢?
1.真正勇敢的人,是敢于承认自己脆弱的人
勇敢从来不是无所畏惧,而是能怀着恐惧、努力控制自己退缩的意念,双脚打颤地前行。拒绝“被理解”并不是勇敢、能够享受孤独、“高岭之花”的表现,敢于直面自己的脆弱并坦然相对的人才是。所以,在遇到理解自己或者试图理解自己的人时,不妨直接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有点害怕。”“我感到有点排斥。”
一个理解你其他情绪的人,自然也有意愿理解你害怕“被理解”的慌张。
2.爱与理解,都需要忍受
其实不只是负面情绪需要忍耐,有的时候爱与理解同样让人觉得煎熬,只是这种煎熬貌似匪夷所思,对正面情绪的忍耐也并非被认可为宽容的表现,所以很少被放在明面上进行讨论。
“被爱”“被理解”是种能力,由于缺失某种能力,从而引起愤怒与恐惧是很正常的,情绪的特权,就是没法论其对错。
所以,有意识、认可并尊重自己的忍耐,是克服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忍耐并非消极地维持关系,破罐子破摔,而是学会当出现“排斥反应”时,寻找“证据”:“产生情绪的原因是什么?我下一步的行为想干什么?有证据证明情绪与现实相符吗?”如果没有证据,那便要做“正确”的行为,并忍耐由此引发的不良情绪,慢慢地,就会发现我们的耐受性在一次一次的善意中得到了增强。
另,需要说明,客观现实并非引起情绪的原因,个体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行为反应才是。所以,我们探讨原生家庭,探讨童年经验,只是为了知道问题的由来,能够对身边出现自己难以理解的行为的人以更宽容的眼睛给予关注,而并非引导我们将眼睛盯在父母的疏忽上。
过去最大的价值,是让我们不想回到过去,而不重复过去的唯一办法,是避免历史的错误再一次发生。